文章

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2020-07-29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杨璇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7月28日,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了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研究部署了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庄少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相关领导宣读了关于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调整方案的批复,充分肯定了第三届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成效,并对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了注重沟通协调、注重效率质量、注重国际视野等工作建议。

  据介绍,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自然资源部负责指导的4个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之一,秘书处依托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标委会下设8个分技委,覆盖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评估、确权登记、保护、资产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全流程,涉及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态修复全链条,涵盖地灾防治、勘查技术与实验测试等多个专业领域,应用于管理、技术和服务各个方面,是自然资源领域非常重要的标准化技术力量,发挥着“中流砥柱”的支撑作用。

  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庄少勤在会上指出,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工作是支撑行政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国家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标委会要从三个方面主动作为: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标准化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特色,在标准供求关系,部门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标准国际化等方面,抓住关键问题,以标准引领发展;三是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实效。各分技委以及支撑单位要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保障、做好技术支撑,强化自身本领、主动担当作为,做好新时期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工作,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会议宣讲了《自然资源标准化管理办法》等有关制度,审议通过了《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报告(送审稿)》、《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送审稿)》以及《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细则(送审稿)》。

  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国土空间规划局等有关负责同志,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8个分技委全体委员在现场或通过视频参加了会议。

韩正主持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

韩正主持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

2020-07-27      来源:新华社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韩正主持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强调

  坚持“三稳”目标 落实长效机制

  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主持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24日主持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房地产长效机制试点方案实施情况,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部署下一阶段房地产重点工作。

  韩正表示,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成效,值得充分肯定。要坚持从全局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从各地实际出发,采取差异化调控措施,及时科学精准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韩正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高度重视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刻绷紧房地产调控这根弦,坚定不移推进落实好长效机制。要全面落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发现问题要快速反应和处置,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稳住存量、严控增量,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要加强市场监测,对市场异动及时提示、指导和预警,精准分析市场形势。要抓紧建立住宅用地市场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公开各地土地储备和已出让土地建设进展情况,接受社会监督。要发挥财税政策作用,有效调节住房需求。要持续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依法有效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要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因地制宜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着力解决城市新市民和年轻人住房问题。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沈阳、成都、宁波、长沙等10个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10个城市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自然资源部负责同志作了发言。

关于征集全国“土地日”历史资料的启事

关于征集全国“土地日”历史资料的启事

索引号

000019174/2020-00037

土地管理 

发文字号

 

发布机构

其他

生成日期

2020年07月17日

其他

实施日期

 

废止日期

 

关于征集全国“土地日”历史资料的启事

 

 

  2020年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30年来,全国各地每年围绕“土地日”主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史料。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的意识,更好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特征集30年来全国“土地日”相关历史资料,并拟选出部分珍贵历史资料出版。具体事项如下:
  一、主办单位
  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
  中国土地学会
  中国大地出版社
  二、征集范围
  30年来,记录和反映与全国“土地日”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重大活动和成果的历史资料。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 国家领导人题词、出席活动照片。
  2. 宣传海报、视频(电影、动漫)、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等宣传资料或产品。
  3. 报刊、书籍、邮品等公开出版物品。
  4. 新闻报道、专题图片,宣传片、纪录片(纪录电影)等音视频记录资料。
  5. 重要证件、证书、奖状、奖章等证章类物品。
  6. 重要历史事件、重大活动亲历者、参与者,可提供文字回忆或口述实录等材料。
  7. 其他具有史料价值的相关资料和实物。
  三、征集要求
  1. 征集对象主要面向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和有关单位、出版机构、学会协会等,单位、个人均可参加。
  2. 所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可信,权属清晰,不得弄虚作假或有侵权行为。参与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均视为遵守本条款,如因造假、侵权等产生纠纷,责任均由材料提供者承担。
  3. 文字资料以Word、PDF文件为主;图(照)片资料以JPG格式为主,分辨率尽量清晰,请勿将图片插入Word等文本文件;音视频资料以MP3、WAV、MP4、WMV、AVI、VOB、MOV等常见格式为主,分辨率尽量清晰。
  4. 所有参与者均需填写《全国“土地日”历史资料征集登记表》(前往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网站下载,http://www.pecsoa.cn/),以便后续咨询联系。
  5. 投稿方式:请将电子版材料和《全国“土地日”历史资料征集登记表》同时发至邮箱:。本次活动原则上接受网络投稿,请尽量提交电子文档。实物类资料可通过拍照、扫描、翻录等方式提供,无需邮寄;确无条件拍照、扫描、翻录或必须以实物方式提供的,请与联系人联系,通过邮寄方式参与。
  四、奖励方式
  主办方将为提供优质、精品历史资料的参与者(单位或个人)颁发纪念证书和纪念品。被选录出版的,将付稿酬和署名。
  五、征集时间
  本次征集活动自即日起,至2020年11月30日截止。
  六、相关权益声明
  1. 本次活动主办方享受所有参与史料的使用权,可在不通知参与者的情况下使用相关资料,用于公益宣传(非商业用途),不再另付稿酬。
  2. 本次活动为公益活动,参与者请保留原件,主办方不退稿(必须以实物方式提供的除外)。
  3. 主办单位对本次活动保留最终解释权。
  七、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范 俊 010-63881705
  白 洁 010-63881661
  钱 峰 010-83064817
  电子邮箱:
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
中国土地学会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20年7月17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仅内容打印】 【关闭】  【下载】     分享到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司法保障意见出台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司法保障意见出台涉及自然资源产权保护、土地征收征用案件审理等方面

    2020-07-24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刘倩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近日,《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围绕营造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出7方面31条意见,其中多项涉及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意见》强调,加强自然资源的产权保护。依法审理自然资源权属争议,规范自然资源交易流转制度,加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保护。贯彻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要求,依法审理自然生态空间确权登记等案件,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制度有效实施。修改完善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司法解释,全面促进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促进建立健全协商、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多元化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纠纷解决机制。

      《意见》提出,公正审理土地征收征用案件。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对不符合公共利益需要征收、征用土地的行为,依法不予支持。支持行政机关依法打击各种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确保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不受侵犯。遵循及时合理补偿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对被征收征用者进行公平合理补偿,维护被征收征用者的合法权益。妥善审理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案件,防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截留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应得的补偿。

      《意见》明确,依法加强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司法保障,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实施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民法典物权编规定,妥善审理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产生的土地权属流转纠纷案件,依法依规认定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合同的效力,促进土地资源有效合理利用。依法保护农户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资格权,确保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依法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要依法充分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参与经营决策和收益分配的权利。

      此外,《意见》还指出,妥善审理建设工程、房地产、矿产资源以及水、电、气、热力等关系要素配置和市场准入的合同纠纷案件,正确处理合同自愿与行政审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适应土地供给的政策调整,统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合同纠纷案件的裁判尺度。依法审理涉及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等行政案件,促进行政机关不断优化行政审批制度、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服务法治政府和政务诚信建设。服务和保障海洋强国战略,妥善审理海事海商案件,护航海洋经济健康发展。

    自然资源部发布2019年卫星遥感应用报告

    自然资源部发布2019年卫星遥感应用报告

    2020-07-20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陈琛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自然资源部日前发布的卫星遥感应用报告(2019年)显示,2019年,自然资源部持续推进卫星观测体系和业务应用体系建设,推动卫星遥感应用关键技术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支撑构建现代化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监管体系,卫星影像获取与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支撑自然资源部主体业务、开展省级卫星应用等方面成效显著,卫星应用规模不断壮大,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在持续推进卫星观测体系和业务应用体系建设方面,成功发射5米光学业务卫星和高分七号两颗陆地遥感卫星,形成高光谱业务和亚米级立体卫星遥感观测能力,在轨陆地卫星数量增加到10颗,高光谱数据整体获取能力提升50%,立体观测能力实现从1∶5万到1∶1万的跨越。海洋一号C卫星、海洋二号B卫星和中法海洋卫星3颗卫星正式交付投入业务化运行,形成了业务和科研相结合的卫星骨干网。

      在自然资源省级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建设方面,省级卫星中心由2018年的9个增加到2019年的31个,实现省级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全覆盖,部支撑省级卫星应用从单一数据服务向数据、产品、软件、技术等全方位服务转变,部省之间从单向数据连接发展到人员、机构、技术、培训联动。

      在卫星遥感应用方面,一是为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极地战略等方面提供重要数据、信息和技术支撑;二是持续推进遥感技术融入自然资源管理主责主业,开展15项主体业务应用,服务部13个业务司局;三是实施钢铁、煤炭和船舶去产能、全国“大棚房”遥感监测等专项遥感监测,服务自然资源专项调查、监测、督察和执法;四是自然资源主责主业应用与省级特色应用多点开花,为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